在餐飲空間品味的提升上,中式元素成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西方設計界流傳著一個觀點:“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新時代中國的設計師要對中式元素給予創新,使中國元素既有中國傳統的古韻氣質,又有現代風格的時尚美。
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準。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為:“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良好的餐飲空間是少而精的,作為公共空間要有一定的流暢性,人流才能保證疏通。在餐飲空間的關鍵位置如吧臺后面的背景墻,擺放有品位與有利于風水、招財的構件,如石雕、屏風、中式元素的隔欄等或是有特點的建筑構件,都是對餐飲空間的品位很大的提升。軟硬裝飾元素也要相輔相成,軟式元素起重要作用,而硬式元素起的烘托,輔助的作用;在加上橙黃色燈光的襯托,都會使人有更好的食欲。
刪繁留簡是指將復雜的裝飾去除,去除奢侈的裝飾留下精細別致的設計。如今很多設計師說著以人為本,但并沒有更多的考慮用戶自身的感受,只是以設計師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為出發點將設計強加于人。這樣餐飲空間的中式元素會適得其反?鬃诱J為素是最自然最有神韻的美,即“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傳統文化精髓所在。
中國傳統的園林設計手法中有一個重要的設計手法就是“借景”手法,例如蘇州的拙政園就巧妙的將蘇州城中心的塔借到園林中來。這種因景互借的手法,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統一整體的設計觀。而新中式元素在餐飲空間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整體的觀念,將大環境和小環境相互融合,入情入境、情景交融。
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現代設計潮流與傳統中式元素要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才能體現出真正的“中式味道”。設計師追求的不只是形似而是神似,設計的中式元素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還應得到廣泛的應用才能稱為“新”中式元素。在新中式的餐飲空間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虛實相應的原則。
使用中式元素提高就餐環境品味時,務必要認識到中式元素不能泛用,不能過分大量的使用,否則會引起人們對于餐飲空間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影響食欲。畢竟餐飲空間是就餐的地方而不是娛樂的地方,過分的加入新中式元素只會給人以視覺上的疲勞,而不是身心的愉悅。
.jpg)
|